icon-search
  • Chinese Books 007a.JPG
  • Chinese Books 007b.JPG

讓主靠近:深入依納爵靈修的一種方法

RM 45.90
- +
icon-bag Add to Cart
Home

内容简介

原著 : 威廉.貝瑞,William A. Barry S.J.
譯者 : 朱怡康
頁數 : 176 頁

 許多人渴望認識上主,想透過神操和上主建立關係。但是在做神操的過程中,往往會發現有許多張力在拉扯,例如:雖然想經驗上主的親近與關愛,但對於祂真的會讓他們感受得到這件事,常常並沒有抱多大實際的希望,或是個人內心所懷有的上主形象和真實的上主相距甚遠等等。

         威廉.貝瑞神父有超過三十年以上帶領神操的經驗。在本書中,他以實際的經驗,分享什麼是神操各週的內在動力、以及如何有效且清楚地引導做操練的人,在各階段的祈禱中,與上主真實地相遇。


精彩书摘

第一章  聽任造物主同受造者、 受造者同他的主天主直接交往」的方法

  在《神操》凡例第十五條裡,依納爵敦促帶領神操者不偏不倚,對奉行神操者的選擇保持中立。他在這段話末尾寫道:

講授神操者,不可偏重這一方面或那一方面,但該像天秤一樣中立而不偏倚,聽任造物主同受造者、受造者同他的主天主,直接交往就好了。(第15號)

  在第一章裡,我想先提綱挈領說明我的方法,談談我會如何 透過一般稱為「三十天依納爵避靜」的方式帶領完整神操(full Exercises)。換句話說,我想呈現我會如何試著「讓造物主和 受造者、受造者和他的造物主天主直接交往」。容我引用吉列• 居松(Gilles Cusson)的話介紹我的方法:

讓我們談談「整合的」(integral)神操。這未 必是指時間長度,亦即,整合的神操未必就是「三十 天避靜」。事實上,神操材料的主要價值並不在它 提供的框架、詳盡的細節或專門的技巧;相反地, 神操的真實性應以其促成的靈修經驗品質來衡量, 端視它能否協助退省者預備好自己,在基督裡與天主進行一場有益的會晤。

  這段振聾發聵的宣告正與我的信念相合。神操以循序漸進的方式,提供了一套會晤天主在宇宙中的行動的方法。有會晤天主的前提準備與渴望的人,能藉此讓天主滌除他們的偏情(inordinate affection),以發掘天主的旨意,並愈來愈融入天 主創造宇宙的救恩意向。依納爵自己說過:《神操》的目的 是「戰勝自己,整頓自己的生活,不讓某種錯亂的心情影響 自己做決定」(第 21 號)。對依納爵來說,「與天主結合」 的意義,在於與那位不斷將自己的大能主動帶入宇宙的天主 結合。與天主結合意味著讓渴望與行動各循其道、各得其所 。
我帶領完整神操的時間差不多三十年了,所採取的方式也隨時間而有所轉變,在本書中,我會盡可能簡單扼要說明。我帶領過各式各樣的個人指導式避靜,時間長短不一,有時 在都市,有時在郊區避靜中心。參加避靜的人形形色色,有耶穌會士、天主教修女、天主教或非天主教平信徒,也有神 父和從事各類牧職的人。我也和其他避靜指導者交流,在同 儕團體的督導下改進我的方式。而當然,我的方式也受到我的背景影響:我受過臨床心理師訓練,督導過靈修指導培訓,我在美國長大,雙親都是愛爾蘭移民。這套方式是否適合耶穌會士和其他不同文化的人,仍有待觀察。我只希望這套方法能對人有幫助,即使只是拿來當檢驗其他方法的陪襯也好。

原則與基礎

  我認為,神操對人的幫助多大,端視他們的渴望有多深而定。但這個主題我們暫且擱下不表,等到第二章再慢慢談。我相信,有意做完整神操的人,一定強烈渴望發展、深化與 天主的關係。如果這份渴望是真實的,它們想必是以對天主 強烈而正面的經驗為基礎,我把這樣的經驗稱作情感的原則 與基礎。對於尚未對天主產生這般正面經驗的人來說,我想 這樣的描述方式會比較好懂。這些人雖然敬天畏神也嚴謹正直,但他們眼裡的天主卻宛若暴君。英國精神分析學家亨利•龔崔普(Harry Guntrip)是這樣說他們的:

病患畏懼、甚至憎恨天主的情況在心理治療 中相當常見,用 J.S. 馬坎茲(J. S. Mackenzie)的話 來說,他們認知到的天主「總在四處窺探罪人的罪證」,而且「變成放大版的嚴父嚴母……這些孩子 在成長過程中畏懼邪惡勝於鍾愛良善,恐懼惡行勝 於熱愛德行。」

  伯鐸•法伯爾(Pierre Favre),耶穌會的創會會士之一,在巴 黎剛認識依納爵時似乎便是如此。法伯爾接受依納爵的耐心 靈修指導四年之後,才準備好操練完整神操。換句話說,為了渴望接近天主、擺脫偏情,法伯爾需要經驗「享受天主」。何謂「享受天主」?我們同樣用精神科醫師馬坎茲的話來說:

享受天主是靈修的最高境界;在享受天主的當中,我們不僅感到福音意義上的救贖,而且還感到安全:我們意識到自己屬於天主,從此不再孤單;乃至這兩種負面情緒消失無蹤……在這種關係裡,大自然顯得友善而親和;連它廣漠的空間都不再引起恐懼,反而喚出無盡的愛;而近處的美景成為全能天主身上的衣裳。

  這種「享受天主」的經驗,能讓一個人渴望更認識天主,讓與天主的關係引導自己的人生。
換個方式解釋情感的原則與基礎,可以說它是一種渴望「無以名之者」(weknow not what)的經驗,是一種沛然莫之能禦的幸福感,伴之以對奧祕本身的熱望。思天•摩爾(Sebastian Moore)也談過這種時刻,說它是體驗到上主渴望 我們存在。這種受造的經驗給予我們強烈的渴望,渴望上主 對宇宙及每一個人的意向獲得成全。魯益師(C. S. Lewis)稱這種渴望為「喜樂」(Joy),他說這種強烈的期盼和其他期盼有兩個不同:「首先,雖然這種想望極其激烈,甚至激烈得痛苦,但它感覺起來卻似愉悅……這種飢渴遠勝任何飽足,這種貧困遠勝任何富足。」其次,我們也可能像魯益師早年一樣,好一段時間都弄錯這種渴望的對象。魯益師自己總結道:

因此在我看來,如果有人不懈地緊跟這股渴望,不斷去追求假的對象,但發現它們都是假的之後,便毅然決然拋下它們。我相信這樣的人最後一定能明白一件事:人靈之受造,是為了享受某種我們從未完全領受的對象—不,或許我該這樣說:在我們現有的主觀模式和時空經驗裡,我們甚至無法想像去領受這個對象。

  我認為,這種經驗的種種幽微意涵,依納爵已開宗明義在原則與基礎裡清楚點明 。
人若是有了這種情感的原則與基礎,便會渴望與天主結合,便會渴望認識天主對自己和宇宙的夢想。我在同意帶領一個人做完整神操之前,總會先試著確認他們對神的正面經 驗充不充分?夠不夠讓他們產生這般渴望?在避靜頭幾天, 我會建議一些練習,讓避靜者想起慈愛的造物主對他們的夢想,想起祂渴望他們存在,也一直守護他們存在。也會推薦以《聖詠》(《詩篇》)第八、一〇四和一三九篇來祈禱。我通常會建議他們花一整天祈禱,祈求上主啟示他們個人的救恩史。在表達了渴望領受個人的啟示後,避靜者往往會想起某人、某地,或兒時的某件事,信任這些記憶是天主聖神推動的,讓聯想自然生起。在這一天的其他祈禱時刻中,避靜者可以把重心轉往人生裡較後期的經歷。這樣建議的目的是讓避靜者煥然一新,深刻經驗天主對她、對全宇宙的慈愛創造與恩佑,由衷領略她在天主的計畫裡有分,並渴望知曉她在天主計畫裡的角色是什麼。


不過,無論在開始整套神操前多仔細地篩選避靜者,有些人開始操練時對上主還是沒有足夠的信任。遇到這種情況時,花在情感的原則與基礎的時間得多上好幾天。有位入耶穌會已超過十五年的弟兄,就花了十天左右掙扎能否將生命交託給天主,因為天主在他早年似乎令他失望。花這種時間是很值得的,因為在請人帶領進行完整神操之前,一個人可能並未察覺自己對天主缺乏信心。而沒有信心作基礎,將避靜者帶入神操的下個階段毫無意義。神操是循序漸進的過程, 每個階段都須以上個階段的相對「成功」為前提,整座神操大廈也必須建立在堅實的基礎之上。在整套神操開始之前,帶領者若發現避靜者的基礎並不扎實,有智慧的作法恐怕只有穩住陣腳,先幫助避靜者敞開心門,讓天主為他建立堅固的基礎。
我希望讀者至此已然發現:無論是我自己指導神操,或是協助其他帶領者指導神操,都預設了傾聽能力在內。帶領者必須能傾聽避靜者的經驗,並隨時調整指導方式。換句話說,帶領者必須像良好的諮商者一樣,培養出某些基本的傾聽技巧,例如協助他人具體而詳細地講述經驗,以敏銳的同理心回應避靜者,還有在不對他人經驗流露負面判斷的情況下釐清問題。在避靜者獲得足夠的實際經驗之前,帶領者往往需要協助和督導,以克制自己給答案或幫助避靜者分辨的傾向,因為避靜者必須先充分覺察自己的經驗才可能分辨。要是帶領者太快認定自己已知曉避靜者的經驗,便可能阻礙「造物主同受造者、受造者同他的主天主直接交往」(第 15 號),從而帶避靜者走錯路。我在本章稍後會回來談督導的課題。

第一週

  具備深厚的情感原則與基礎的經驗的人,會了解上主創造宇宙的目的,是讓所有的男男女女與聖三和諧共融、與彼此和睦共處。這樣的人也會知道:在天主對宇宙的慈愛意向裡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色。他們會想活出天主的計畫,但他們也清楚無論是自己還是宇宙,現在都未與天主和諧共融。這種認知引領他們進入神操第一週,在這個階段,避靜者的渴望是認清自己和世界何以未能成全天主的意向。在此同時,他們也會想知道天主並未放棄自己,也未放棄世界。這種渴望可以這樣說:「我希望天主向我啟示祂對我和世界的看法」。


在《黑袍》(Black Robe)結尾,小說家布萊恩•摩爾(Brian Moore)把這種渴望描繪得很好。《黑袍》的故事背景在加拿大,作者以酸楚的筆調講述法國征服美洲原住民後,法籍耶穌會士試著讓依洛魁人(Iroquoi)和休倫人(Hurons)改信天主教,從而導致當地文化的崩潰。主角拉福克神父(Pére Laforgue)親身經歷了這場悲劇,不僅肉體被依洛魁人傷害,心靈也飽受懷疑天主是否存在之苦。在小說結尾,他一邊為休倫部落的人付洗,一邊也明白此舉意味他們的文化走向終結。小說細膩描寫個人與文化的崩潰與罪惡,結尾處這樣寫道:「最後,他心中總算冒出一句真正的祈禱:『饒恕他們吧,我主,饒恕他們,祢愛我們嗎?』『愛。』」 拉福克神父的祈禱和他所得到的回應,正傳達了進入神操第一週的人所感受到的渴望與張力。


在第一週裡,我會讓避靜者不只看自己的罪惡和犯罪傾向,也去看世上自古至今的罪惡。第一次默想可以照《神操》書上的建議,讓避靜者默想三種罪,但也能讓他們默想當前世局,並省思過去的錯誤如何導致今日的問題。這種省察往往能從當天報紙頭條開始,報紙上看似錯綜複雜的種種罪行,其實在在提醒我們邪惡與撒殫的勢力無孔不入,也顯出我們的世界偏離天主的意向多遠。默想社會裡的這些罪惡,能讓人更加認識絕望感,進而心生擺脫世間罪惡的渴望。我會建議避靜者求天主啟示自己的罪,讓自己明白在世上古往今來的罪過裡,自己其實也是共犯。避靜者先前祈求天主啟示自己的救恩史,此時正好以懇求認識一己之罪作結。


在第一週裡,我同樣也會選些聖經經文讓避靜者讀,幫助他們以罪人的身分面對天主和耶穌。例如犯姦淫時被捉住的婦人(若 / 約八 1-11)、以色列民因自己的罪而流亡(依 / 賽四三 1-7)、耶穌給門徒洗腳(若 / 約十三 1-11),以及伯鐸(彼得)三次表白愛耶穌(若 / 約廿一 15-19)。這時,我會建議退省者看著十字苦像向耶穌說話,為這個祈禱時段劃下句點。很多人在覺察到自己的罪惡之後,很難直視十字苦像上的耶穌雙眼,可是他們一旦這樣做了,便能深刻了解耶穌的愛與寬恕。這段時間,他們也做依納爵建議的三重對禱(triple colloquy)。先求瑪利亞轉求耶穌,再求耶穌轉求聖父, 最後再求聖父讓自己更明白自己的罪和犯罪傾向,也更認清自己身處的世界的脫序(第 63 號)。這三個轉求也反映出他們的渴望多深,多渴求脫離罪惡、罪惡傾向及錯亂的牽掛。


在帶領這週的操練時,我預設唯有天主能向我們啟示自己的罪和犯罪傾向。精確地說,罪是一種盲點,讓我們無法了解自己真正的樣子。因此我們祈求上主,請祂告訴我們祂對我們和世界的看法,如此我們才能悔罪,並與天主的恩寵合作,努力活出天主對我們和世界的夢想。事實上,在神操的每一週裡,所謂祈求「我之所願」(id quod volo),亦即渴望,指的是求天主給個人啟示。我們會在第三章進一步討論這個主題,我也會在每一週裡間接談到這種渴望的對象。


在第一週裡,那些一直深恐自己隱密的罪過、犯罪傾向或羞愧的事見不得光,甚至不可能被天主寬恕的避靜者,將能把這個千斤重擔放下。我舉一個例子就夠了。假設有人多年來一直擔心自己是同性戀,雖然他理性上能告訴自己:無論吸引他的情色內容是什麼,天主還是愛他,但他依然不敢向天主坦承那些內容是什麼,因為他怕天主會拒斥他。只要這些恐懼讓他無法向天主敞開心胸,他的祈禱經驗或多或少會是膚淺的。天主對他來說顯得遙遠,帶領者也會發現他的祈禱貧乏枯澀且偏向理性,看不太出依納爵預期神操中會出現的那份感動。


如果帶領者敏銳度夠,基於對避靜者的協助之心,可以詢問他的渴望是什麼,還有他在祈禱時段的感受如何。如果帶領者和避靜者已然建立良好合作關係,也能坦誠指出對方的祈禱似乎過於理性而顯得空乏。藉由明智而有見識地質問和溫和地對質,帶領者能幫助避靜者領悟有些事造成他難以親近天主。透過這個過程,避靜者或許能在進一步祈禱時找出癥結所在。在這一週裡,避靜者有機會向天主和耶穌傾訴自己的恐懼和幻想,並明瞭天主仍以慈愛與關懷的目光看顧著他。這種經驗能讓他打消幻覺,不再誤以為天主的愛是有條件的;這種經驗也能引他脫離自我耽溺,重獲自由,並使他能夠也渴望進入第二週的操練。


我希望在這一週裡,避靜者也能明白天主愛這真實的世界,儘管它的社會結構充滿罪惡又腐敗不堪。換言之,在神操的這個階段,避靜者可以深刻體悟天主希望這個世界變得更好,成為更能讓人活出天主的夢想的地方。雖然世界充滿恐怖、不義與貧窮,隨便翻一下報紙都能看到謀殺和酷刑的新聞,但天主並未拋棄這個世界。在神操的這一週裡,避靜者既能認識天主對世間社會不公不義的憎惡,也能經驗祂對我們世界的愛廣闊豐沛,對我們活出祂的夢想的微小努力無比愛憐。

Your cart is currently empty.
Continue shopping